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最是青春吐芳华:她们在光阴中闪耀智慧与美貌

※发布时间:2017-10-29 20:01: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于湘晖,女,1972年7月出生,汉族,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学者,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委员,省药学会生物制品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和恶性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机制、艾滋病疫苗研发以及新型基因治疗载体设计等。近年来在Science、Journal of Virology、Oncotarget、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被引用超过1000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际合作)项目5项、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省部级重大和人才资助项目4项。此外,还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1项(第二完)、省自然科学学术1项(第一完),培养博士生16名、硕士生25名。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5年)、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2007年)、省拔尖创新人才、省首批学科领军教授(2013年)、省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大学青年教职工三育人、大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王艳梅,女,1973年3月出生,汉族,博士。大学院院长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办公室主任,民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术研究领域,王艳梅老师专注于商研究,目前是国内票据法领域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科研曾经获得中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和三等;参与撰写的《票据法问题研究》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并获得司法部科研优秀。担任实验中心主任,组织并推动院实践教学,形成了以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和法律诊所为主要载体的吉大实践教学模式,参与的《实践型教学(校内)平台建设》被评为省教学三等。负责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出吉大卓越人才培养的三个一抓手与全程导师与双导师制动力模式,培养的学生得到了其他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

  孔朝蓬,女,1971年3月出生,汉族,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传媒学会副会长,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出版《光影变幻--影视文化现象研究》等著作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电视》、《当代电影》、《中国电视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马工程首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高等教育教学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

  冯晶,女,1974年12月出生,满族,博士研究生。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子学与有机光电器件研究,围绕有机电致发光、光伏和激光器件的柔性可拉伸、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工作。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和Laser&Photonics Review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2000多次。应邀作为期刊客座编辑,为Optics Communications和《科学通报》组织专刊。所参加的项目获2010年、2012年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和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

  朱秀梅,女,1975年4月出生,汉族,博士研究生。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访问学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被评为大学第三届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大学2011-2013年度 巾帼建功标兵和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3年获大学青年学术培育计划支持,2015年获得大学青年教师精英培养阶段计划支持。主要从事创业领域研究,涉及创业资源、创业网络、创业学习、创业战略、创业、创业、领导力等研究方向。近年来,发表SSCI论文3篇,在国内管理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任《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期刊外审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

  李激扬,女,1971年3月出生,汉族,博士研究生。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工程学研究,致力于设计合成具有新结构和新颖性质的筛功能材料。主要:在国内率先参与建立了微孔晶体材料合成反应数据库,提出了理论预测导向筛生成的有机模板剂和数据挖掘指导定向合成的方法,开发了无机模板合成磷酸铝筛的新途径,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新颖结构和特殊性质(光致变色、发光、电导等)的筛类无机微孔功能材料。研究在Sci. Adv., Chem. Soc. Rev., Chem., Chem. Commun.等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项。2007年和2012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第五完和第三完)。2011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第11届省青年科技,2014年获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肖晞,女,1976年7月出生,汉族,中员,博士。大学行政学院国际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学者特聘教授,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优秀女职工干部,市五一劳动章获得者,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兼任市青联第十七届委员会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国际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理论、当代中国外交。在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世界经济与》、《学研究》等期刊发文6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多篇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肯定性批示。主持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学生时代曾荣获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任教后曾荣获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一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励。

  宋 宇,女,1975年7月出生,汉族,中员,博士研究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副主任,教授。农业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采购评标专家。《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等审稿人。主要从事药物的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以及相应治疗药物研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30篇,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主持或参与863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科技发展计划、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市科技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申请专利6项(1项已授权),获省科技进步二等1项。先后入选大学农学部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大学农学部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培育计划;获得市第九批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大学农学部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胡 敏,女,1968年10月出生,汉族,中员,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正畸医师联盟(WFO)会员、美国正畸医师协会(AAO)会员、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等。长期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开合、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各类错颌畸形的治疗;在科研学术方面,致力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相关研究。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6项,大学医疗二、三等7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9人,博士研究生8人。参与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口腔正畸学》第一、二版的编写,参译《smartclipTM自锁托槽矫治器系统概念和生物力学》,参编《口腔力学生物学》。荣获省卫生系统拔尖创新人才省群众满意医疗工作者省医德标兵市五四青年章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大学师德标兵大学三育人模范等荣誉称号。

  嵇艳鞠,女,1972年2月出生,汉族,中员,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时域电数值计算及探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和并行技术,提出了时域地空电磁探测方法以及地空协同标定方法,研制了基于无人飞行器平台的电磁采集系统,首次将低温SQUID磁传感器应用于地面瞬变电磁探测系统。以在第一作者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15篇,目前承担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子任务1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了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项、军工项目2项,授权专利2项,申请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项2项,省部级项3项,2010年参与完成的地下水核磁共振探测与波场联合成像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 (排名第6),2014年参加完成的地、空协同电磁探测系统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一项(排名第2),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称号,2014年获大学三育人称号,2015年被评为第六批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

  焦建华,女,1971年生,汉族,中员。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在2017年高考中,所带高三·3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班过700分以上4人,占全省700分以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占地区二分之一;690分以上8人,680分以上17人,670分以上25人,660分以上33人;全班进入省前十有3人,分别是第二、第三和第八名;最高分710分。共考入、北大24人,创造了全省十年来一个班考入清北的最高记录;共考入2+6大学及大学、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43人,被誉为省最牛班主任。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