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山东:公共文化空间改变成非遗传承突出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6-23 9:40: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事业,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与传承,有利于加强社会文化心理的认同,有利于保障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日前,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在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专访时如是道。

  “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将于9月15日-9月19日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情况成为此次活动备受关注的一个重点。李国琳在接受中国山东网专访时就山东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发表了看法。

  在谈到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时,李国琳说,民间文学、民俗、民间艺术构成了我们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大部分都物质文化遗产,谈民间艺术的,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十大门类,其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都是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民间艺术在群活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与传承困难加剧。

  在李国琳看来,民间艺术需要主导,群众参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要把的核心放在对“人”的上,扶持民间艺术拥有人开展传承活动;开拓民间艺术的空间,合理利用和民间艺术,通过艺术市场,活跃民间艺术的传承。“民间艺术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任务,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严谨实施,及时督导,力争把传统的民间艺术,完整地传承给下一代。”李国琳说。

  中国山东网记者了解到,目前,100多个珍贵、濒危、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烟台剪纸、沾化渔鼓戏等210多个项目恢复传承。对于如何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国琳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李国琳说,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特定群体集体智慧的凝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没有价值大小的分别,只有影响范围大小的区分,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他们的拥有者来说都同等珍贵,都需要和传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或濒危。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至少要历经百年,经过三代完整传承,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独特的文化价值无可取代,一旦消失,将很难复原。

  “我们针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实施抢救性。在经费方面,优先保障,大力抢救濒危项目的相关材料、实物;实施项目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保存传承人的知识财宝。抢救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也是符合我省非遗特点和规律的方式。”李国琳说。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情况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前景时,李国琳表示,我省非遗生产性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多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二是经营业户众多,营业额和利税可观;三是拥有权威的宣传推广平台。

  中国山东网记者了解到,我省有3家国家级生产性示范,分别是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鲁锦织造技艺),省级生产性示范也都是依托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

  经营业户方面,由于非遗产品的本身属性,导致从事非遗生产性的大部分是小微企业或者小本经营的作坊、店铺,其生产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较低,急需政策和财政支持。

  此外,李国琳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落户山东,为我省非遗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宣传推广和交易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成为非遗生产性企业推介产品的重要阵地。

  “生产性是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的一种非遗方式,目的是鼓励这些非遗项目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活态传承。”李国琳表示,通过开展生产性,可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补经费的缺乏,创造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但是生产性和单纯的文化产业开发不同,“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生产性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

  不过,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李国琳说,现阶段,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突出挑战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的转变。城镇化建设中,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最合适的天然的继承者;一些地区拆房建楼,合村并居,人们远离传统居住地域,小区楼房代替了传统街区院落,公共文化空间被严重挤压,原本活跃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戏曲、曲艺等非遗项目的急剧恶化;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计方式,传统的人际关系被改变,原有的乡俗规约逐渐失去效力。

  “一些原本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不再为人们所需要,一些依赖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手工技艺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失去了传承的原始动力。”李国林说,除了要面对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之外,我省非遗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形成管理合力,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李国琳告诉中国山东网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事业,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与传承,有利于加强社会文化心理的认同,有利于保障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十大门类,关系文化、教育、财政、卫生、、旅游、住建等众多部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必须主导,多部门联动,科学规划,长远部署。

  “面对层出不穷的诸多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的探索与创新仍在继续,相信在省委、省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非遗工作将会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李国琳说。(记者 姜瑞丽)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版权或知识产权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由325棋牌 (www.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