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师曾志: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的人格

※发布时间:2018-7-19 4:34: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网9月8日讯(记者金慧慧)“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的人格。”大学公共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学院教授师曾志,在9月7日举行的“生命教育”全球慈善峰会上,发表主题时表示。

  师曾志分享了《昆虫记》的作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个实验——毛毛虫效应。法布尔将毛毛虫首尾相接,沿着花盆摆放了一圈,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毛毛虫不吃不喝,沿着花盆爬了七天七夜。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人们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培养的人格,拥有思考的能力。互联网时代解构和了传统社会,同时又使其获得。对每个个体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有‘我’在。”师曾志指出。

  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次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引发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学术团体,推广生命教育。

  2012年5月,我国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生命和人的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健康的生活与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记录、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慈善会现场启动了蓝蝶基金会“生命教育”专项基金。作为发起人之一,师曾志表示,生命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转变家长的观念,培养出更好的孩子,用生命影响生命比捐款更本质、更实际。

  “每一个生命都期待被尊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化解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矛盾,发现生命的美好,绽放生命的精彩。”蓝蝶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任志庆表示。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