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邓伟雄:新学期如何教研与备课?

※发布时间:2022-3-15 13:19:07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我的艳遇谁的妻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育实验》

  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办学来引领: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的办学是决定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以及落实办学的强大执行力的人,探索出一套科学的办学模式并走下去。

  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教育发展的核心在课程,首先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并让其校本化落地,同时根据学校办学历史及文化底蕴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凡是名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名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解决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问题。

  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学校根据教师成长规律,分梯次培养领军教师,研究型教师,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

  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与学生的成长直接在课堂上体现。如何构建基于学校的课堂文化,让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养成,正确价值观念的竖立高效率地呈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校高质量发展秘密在教研组,突破在备课组:学校的各类教研主要围绕教师对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学情理解、大单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运用小组合作,撰写学程抓手,课堂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让深度学习真实落地!

  高质量教学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学期大备课,心中做到有森林,眼中有树木,整体了解,系统备课,分单元、分课时制定教学计划。高质量优质化学校都在践行的:学期大备课从研出来,说清楚,到上出来,高质量教学才有保障!

  教研组长是一个学科的“课程。教研组长首先是本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教研组长是年轻教师的“领人”;教研组长是国家课程实施最基层组织者,是教研组建设规划者与执行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策划者引领者;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灵魂与核心,直接影响着该教研组的活动质量。

  1、依据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年度教研组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学期初协助年级组科学制定教学进度表,期末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研:课标是怎么要求的,把纲领进行细化--总目标-学段目标(级)--学期目标—前两个单元目标,能量化的要量化,能分解的结合所用版本教材需要量化。关注近期课程、学科教育教学新提法、新主张、新要求(新课标内容专家解读)。

  二研:通览整本书教材,教材是怎么呈现的,通过编写体例和编写特点的研究,读懂编者意图,驾驭教材,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策略,学会应用(立体和题+解体思运用)、不同学段的要求,读懂编者意图,合理整合利用;合理利用好教参

  四研:教师是怎么处理的,把编者的意图、资源的开发,课标的要求,学情分析,站到学期高度、单元高度结合实际在课堂上呈现,及时评价贯彻到位。

  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相应的,大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小就是先进科学、健康向上的备课组文化。尤其要指出的是,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构建备课组文化是一所学校教师成长的基础工程。

  备课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经过长期的共同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形态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外显的文化包括:一批优秀教案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优秀课件;备课组自编的学案提纲、章节单元测试题等校本资料;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的工作程序及要求;组内公开课安排及相关的听课、评课制度;理论学习及读书体会交流制度;校本课题研究资料;每位老师教学特色经验总结;备课组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内在的文化包括:以人为本,终身奠基的教育;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教研风气;师生互动,效益第一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解决问题,追求实效的活动原则;课堂,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创新;团结互助,颇具凝聚力的和谐氛围。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备课组长应找准角色定位,努力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者、研究者、探索者,并将校本教研文化引入备课组文化的建设中,使得自己成为备课组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引领者、营造者。

  备课组是一个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于一身的实体,备课组长是这个实体的“领头羊”。掌握教学规律,吃透本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清楚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是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组长的职责。从备课引发出的问题的讨论,到上课所发现问题的归纳处理,从考试内容及其答案标准的制定,到集体备课的议题及中心发言人的确定,从科研课题的选定到对本组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组长引领和组织,只有组长有效的引领和组织,才会有好的效果。备课组教研文化的效果、质量如何,与备课组长的引领组织工作密切相关。

  备课组教研文化在不同的下效果会迥然不同。营造备课组教研氛围便显得十分重要。平时大家和睦相处、彼此尊重,教研时才能敞开、展示方法;平时大家宽宏大度,不斤斤计较,教研时才能亮明观点,产生实效;平时大家是朋友,教研时大家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平时和谐的氛围,构建同事加朋友的关系,是组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平时构建起和谐的关系,教研时才有浓厚的研究氛围,组长应成为和谐教研氛围的营造者。

  课堂教学不惟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备课组长应带头研究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一个备课组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就形成了本备课组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备课组长应成为本组教学模式的者、总结者,并在本组内积极组织实践,检验效果。

  在备课组活动中,教师也要找准角色定位,应努力成为组长组织活动的支持者、者,应积极参与备课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应积极参与备课组文化的建设。

  备课组内各种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虽然离不开组长的组织引领,但更离不开每位教师的支持与参与。组长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弄清讨论的问题,大家共同提高,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彼此了解,彼此增进友谊;这就形成了和谐的氛围,必将促进教研文化的深入。

  各个备课组都有自己本身的学科特点、阶段特点和人员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构建本备课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本备课组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备课组长应成为本组教学模式的者,每位教师应成为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在实践中去检验,在实践中补充完善,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最后形成本备课组特有的风格特色。补充完善总结提高的过程,就是大家研究的过程,就是大家合作的过程,就是备课组文化构建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活动的开展;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备课组文化处于科学先进状态的基本保障。

  集体备课应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到: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作业。并应遵循“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说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分头执教——教后反思”的基本模式。集体备课活动效果如何,是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应通过积极的集体备课来培育百家争鸣的教研风气、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资料共享的合作意识。

  组内公开课活动应与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结合起来,一般来校在每个学期都要组织两个公开课活动,其一是每人一节的“组内公开课”活动,其二是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大赛;在“组内公开课”活动中,效果是好是坏,重点在备课组,这也是考察备课组团队建设与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备课组长应积极组织,每位教师应积极参与落实。通过“组内公开课”来培育效益第一的教学方法和追求实效的活动原则的备课组文化。

  听课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听课有规律,评课有方法,听课有,评课有特点。评课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授课者交流,实现听评两相促进。应通过听课评课促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氛围备课组文化的建设。

  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现代教师的生活需求,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读书可以让我们用更深邃的眼光来看待现实问题,所以备课组应认真组织好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通过读书构建我们的备课组文化,通过读书构建我们的书香校园。

  教师不应只当教师匠,而应成为教育家,这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规律就隐含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学校研究的总课题,确立我们备课组的校本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校本课题研究既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又是备课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校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形成浓厚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学术研究氛围,可以培育备课组勇于探索的创新。

  教师每天工作生活的场所就是备课组,在备课组内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与同事交流共处。因此积极向上的备课组文化必定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定能提升教师生活质量。

  “同课”教师上完课回到备课组,对自己刚才课上遇到问题的困惑,向其他同事提出,随后几个同事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这种教研方式不是学校硬性的,而是备课组内教师自发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问题学实践中来,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这种教研的优点是参与的多方相互,解决困惑及时有效,深入探讨,智慧共享,利于整体提高。

  形成稳定的优秀的备课组文化,是与平时和谐的同事关系分不开的,而和谐的同事关系又离不开备课组内互帮互助的氛围。当同事个人或家庭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一句问候,一次探望,会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会增进双方友谊;某位教师在专业知识上遇到困难时,同组教师也应适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共同进步。相互帮助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备课组里更加明显。

  物质与有着本质的区别,苹果属于物质,一个苹果两个人分,每人半个;思想属于,一种思想,多人交流,多人同时具有这种思想。我们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属于范畴,因此我们应具有更加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用的心情对待别人的关怀与照顾,当其他同事提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善于;摒弃嫉妒心理,虚怀若谷,善于,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在教研组内营造向上的工作氛围。——组内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心情愉悦的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得完成好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3)能积极进行业务。——组内教师重视个人专业化发展,同时组内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4)全组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凝聚力强。能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人人争先向上。

  (1)认真执行学校的,学习相关考核条例,根据学校计划,制定本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经常开展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并注重工作的实效性,期末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总结。(活动记录完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组织全组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按学校要求认真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并长期落实。重视集备,组织好集备组间交流学习、互通信息等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案、学案、听课等的检查工作细致)

  (3)定期评估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组织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组织全组教师研究考试命题的原则,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和反馈调控。)

  (4)组织全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相互听课、评课,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教研组长每学期除完成听课总节数外,要兼顾听课面,组内每位教师的课至少听一节,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配合学校组织好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及评优课工作。

  (5)重视指导。组织全组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习方法。(怎样抓优秀生、后进生)

  新学期将开展“全程导学”微型课题研究活动,评选优秀研究报告、案例、教学故事和研究论文,并在网上展示,供全校评读。围绕全程导学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注重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

  (1)组织组内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十六字方针”以及“三必须、、五让”等基本内容及内涵,了解本组教改新动态,同时组内教师应加强教学体会或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案例的评选)

  新学期在课堂中要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分学科、分课型进行探索,准备探索出各学科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出模式、发表论文等)

  能够理解学校的意图,与学校保持一致,站的高一点,多从学校利益出发,引领大家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组长工作要有条理,充分发挥组内每个人的力量和特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贯彻执行好学校的决议。组内严格管理,形成事事讲效率的良好风气。

  如果遇有问题绕着走,不敢困难,不去主动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会越积越多,直到你无决。所以我们组长要敢于管理,敢于问题。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教师的健康成长,你的工作是会得到大家理解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你的威信也会逐步提高。

  看一个教研组的工作怎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研组是否形成团结的集体,教研组的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发挥全组教师的力量,,团结一致。教研组长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千方百计发挥全组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关心互助的良好氛围,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困难大家帮)

  摆正,尤其是我们青年组长,不摆架子,工作中少考虑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以服务大家的心态,来完成管理工作,我想这样自己得工作会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心底天地宽)

  在能够以身作则应拣重担并取得个人优异教学成绩的同时,要学会教学指导,学会组织教学研究,带领整个学科组不断进取,那才是最可贵的。

  2、有服务意识,团结全组教师,课堂争效益,齐心协力;(多为别人着想的人才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1、针对性。老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如果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没有这样的意图与愿望的话,这次教研活动就如同一场戏。

  2、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教研活动是老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而“蹬阶”的关键是研究活动后形成的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如果活动中大家或,或激烈,但没有形成明确共识的话,明天的教学就还会是“原来的星星”和“原来的月亮”。

  3、渐进深入的阶段连续性。要达到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教研活动必然是对某一专题的持续研究。

  5、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上办法不少,但却难以道出其中的所以然。而如果能够道出其所以然,那教学行为的改进就会有稳定的支撑,教学行为的与推广才会有相应的支持。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我们的理想。但说说容易做做难。但只要我们这个方向,这样的追求,让老师真实地喜欢教研活动并不困难。

  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所以在讨论教研活动形式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活动形式所对应的活动目的。

  评课时,讲课教师要认真介绍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方法及自己的体会。评课教师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针对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大家的协调,最后集体研究确定这一节课的整体的教学设计。

  听、评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在说课前要布置好任务,做好总体安排,准备好说课材料。说课材料环节要齐全,有典型性、有科学性。说课过程中,说课人讲完后,其他参与教师要对说课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每一个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每位教师必须选择一个课题,针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在要求的时间内拿出一两篇系统化的论文。论文可以安排在每一个学期末,集中一两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可以将这一学期自己最成功的课题研究进行。通过论文,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论文需要注意的是,各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拿出自己的研究或自己的亲身体会,不可抄袭,否则就失去现实意义。

  各组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坐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纪律情况等。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教研活动,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试题的质量如何,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普通高中教师必须自己会编写原创新题,并形成整套试卷。通过出题,既促使教师不断研究学习,又可以使之对教材、大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所提高。

  试题评选式教研活动,要先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提出出题要求,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最好与高考的标准一致。此项教研活动适合安排在高考之前,出完试题之后,由教务处统一保管。高考之后,拿出该试卷与高考试卷进行比对,从而分析,比较出题水平。

  这种教研活动因教师水平不尽相同,不能求全责备,要发现闪光点,每学期都,不断地在点滴中促进、提高。

  利用教研活动,对教师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以促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出题的类型、解答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开展材、法、说题,等活动。

  教材过关,要事先通知教师做好准备,试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这样的教研活动次数不宜过多,每个学期一两次即可。

  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比武是最好的相互学习方式,因为,参与教师在比武的过程中都会准备一节最优秀的课,展示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

  教学比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布置工作,结束之后必须有总结分析,真正达到比武目的。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负责人,确定参加人员、地点、时间等。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在经验交流时,安排人员都要参加,主讲人做为主发言人,其他参与人员也要就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通过交流,最终形成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经验模式。

  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向美而行: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育:呈人之美,之美。守望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育共同体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由模糊清晰,由贫乏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