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发布时间:2017-8-13 15:16: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相对均衡、相互制约,各种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相对,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构成多极格局的战略力量,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间联盟。

  国际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和国家集团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分配状况。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废墟,战胜国的英国、法国也是,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此同时,美国还享有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是凭借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是:(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建立以贸易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3)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国家实行新殖义政策。(4)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

  (1)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3)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六国首脑会议(第二年变为七国)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获得较快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本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例如,“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地区、地区。另外在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亚的印度等,也都在快步发展。但是,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却面临更加“边缘化”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出现了重大变化和调整。

  (1)冷战结束后,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长达十年之久。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因素在国家间关系中的地位上升,意识形态因素下降,从而使得东西经济矛盾减弱。东西矛盾不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谋求独霸世界经济的霸权主义受到影响,他们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愈发突出。西西经济竞争更趋激烈,西西经济矛盾上升。

  (2)新兴国家迅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2010年,中国P总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自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24.2亿美元,最终成为世界第1l大经济实体。特别是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特质,发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桥梁作用。这对于促进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建设性意义。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这种调整和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在90年代进一步发生变化。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大国和国际集团纷纷将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地区经济集团作为快速占领世界市场、增强自身经济竞争实力、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建立美洲贸易区,日本追求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欧盟加深内部一体化建设并推进欧盟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为防止被边缘化、增强抗击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压力,也纷纷建立了众多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贸易区、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地区经济集团,国际集团经济竞争加剧。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直至终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的复活,维持欧洲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和公然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范围。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反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为苏联及民族、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1947年3月,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为了“防止主义的渗入”,美国有领导“世界”和援助国家“复兴”的。借口防止苏联和人把“极权政体”给人民,要求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决定派军事人员和公务人员前往进行公开干预。“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两国在政治上的完全。同年6月,美国又提出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把资本主义国家联结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4月,美、加、英、法、意等12国《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使国家在军事政治上合为一体,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50年代初,美国又通过重新武装西德、签订《美日安全条约》和《美新澳条约》,把战败国日本、西德以及、纳入了帝国主义阵营的体系之中。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挑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全面反击。政治上,1947年9月成立了“欧洲九国和工人党情报局”,强调必须加强团结,协调行动。1947年至1949年间,苏联与东欧先后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并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经济上,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巩固和推动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军事上,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正式建立了《华沙条约》军事政治集团组织,结成了以苏联为首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战争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斗争以“冷战”为主要形式,核心是遏制与反遏制。所谓“冷战”,主要是指东国家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除直接武装冲突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此后到1990年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成了包括《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在冷战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家间的利益之争,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大,开始出现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1962年12月15日—1964年7月14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5日,苏共一手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和中国不于苏联的压力,自主,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自主的倾向。

  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美国的做法,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国的国防。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9年联邦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实行缓和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利益的外交政策。

  日本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了两极格局。

  雅尔塔两极格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结了。其主要标志是:第一,从1989年开始,社会主义的东欧诸国先后出现了剧变。1990年10月3日,联邦与正式合并,原来由美、苏控制的以不同和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西欧与东欧、两个(包括东西)的政治面貌大变。第二,《华沙条约》组织于1991年7月1日公开宣布解散,苏联陆续从东欧撤回了大部分核武器与驻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由原来的军事政治组织逐步为政治军事组织,美国从西欧有关国家撤出了部分核武器与军队。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消失。第三,苏联界上存在了69年后,于1991年12月26日公开宣布解散。成立的“独联体”内部矛盾复杂多变,甚至一些地区武力冲突不断。、爱沙尼亚、在此之前已从苏联出来,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昔日作为与美国在全球对峙的超级大国实体不复存在了。这是两极政治格局终结的核心标志。

  大秦铁火车撞人限游令王晓理斥王皓三连亚菲尔普斯三连冠父亲狂咬儿子辽宁特大案社保资金结余夏普裁员捐赠平台年前上线自行车赛失金商品房预售制央企自查潜规则奥巴马李维嘉吴昕被结婚

  推荐: